Omicron 时代,重新思考一下疫情

最近更新:2021年12月

Omicron 的强势爆发,先是给了我一个警报,而在研究了一些数据和数据后,它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关于如何解读疫情,关于如何面对长期和病毒共存的生活,今天也想和大家聊聊。


1. Omicron 的传染性很强+突破疫苗能力很强已经是很确定的事情了

  • 从 11 月 30 日第一例 Omicron 进入到 12 月 25 日已占 59%的新冠病例(CDC 预测,这个数字从 73%下调到 59%),用了不到 1 个月时间。而 Delta 从传入起到占据 51%的新增病例至少花了 2 个月(没有准确的第一例 Delta 时间,3 月到 5 月的说法均有,超半数是在 7 月 7 日)。
  • Omicron 突破疫苗防疫的能力,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宏观数据可以参考,不过英国卫生安全局的演示文稿表示打了加强针 2.5 个月以后,对 Omicron 的保护能力将降到 40%左右。加上康奈尔一周 903 人确诊,大部分是完全接种,再加上不严谨的“身边确诊人”统计,一切数据似乎都指向 Omicron 突破疫苗的能力很强,只是究竟有多强还不知道。所以当 Fauci 说不需要第四针 Booster 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
  • 另外一个可以佐证 Omicron 传播力强的数据是确诊率。从 2021 年来看,大部分时间的确诊率都是低于 10%的,一般来说,进入疫情高峰时,测试数和确诊率都会达到顶峰,过了高峰后,无论是检测数还是确诊率都会往下降,在低谷处达到最低。今年此前出现过两次高峰:1 月 11 日,平均日检测数量达到了 188 万,而确诊率达到13.4%;到了 7 月 7 日的低谷,日测试数量仅 52 万,而确诊率还不到 3%;此后数据迅速攀升,9 月 1 日测试数达到 166 万,确诊率达到 9.9%。而现在 Omicron 还没多久,应该还没到高峰,7 日平均测试数就已经快速升至 173 万,在这个基础上确诊率竟高达 14.1%
  • 我们来看看美国整体以及新增最多的十个州的数据,才两周美国的病例就接近翻番:


  • 最夸张的是佛罗里达,涨了 10 倍多,但疫苗接种率更低的俄亥俄的增长反而少于平均。有可能俄亥俄天气太冷,加上入冬后俄亥俄病例就增加的比较多可能让人更谨慎,减少了人的接触;而佛罗里达因为天气比较暖和,加上防疫比较松(州政府欢迎旅游,中招了还免费给抗体治疗),以及入冬后病例比较少,放松警惕。
  • 同样是防疫比较严格的州,在 Omicron 出现后,纽约增加的比加州快,如果说这和人口密集度有关的话,就又进一步佐证了 Omicron 的超高传染性。


2. Omicron 有没有那么吓人?随着 Omicron 的肆虐,我们看数据的角度也要变一变了

  • 可以肯定的是,Omicron 比 Delta 弱。从数据可以看到,最近 4 周(也就是从第一例 Omicron 到 12 月 27 日),虽然确诊新增了 192%,但是住院人数只增加了 29%。
根据历史数据来看,一般来说入院的顶峰也是确诊的顶峰,没有时间差。不过严谨一点的话,我多列出在 12/13 这天的 14 日确诊新增变化(假设确诊到住院有 2 周时间差),12/20 这天的 14 日确诊新增变化(假设确诊到住院有 2 周时间差),另外列出新入院人数变化(发现好几个州新入院反而降了),趋势还是类似。


  • 不过 Omicron 比 Delta 弱多少,我认为可以晚几周再下结论,那时候一来大部分住院的都是 Omicron 感染者了,二来也可以看到更全的重症、死亡数据。现在数据还不足,没法下结论,比如,若 Omicron 比 Delta 弱非常非常多,那又怎么解释佛罗里达最近一周新入院人数狂涨(14 天涨 602%)?
  • 虽然我对 Omicron 的强度乐观大于悲观,但由于我们还没有摸到 Omicron 传染性的底线(究竟我们会看到 50 万日新增,100 万日新增,还是甚至更多?这个我们还不得而知),会不会挑战医疗系统的极限,还说不准,尤其是部分地区医疗系统负担已经很重了(看下图),至少在未来的几周,我们依然要默认 Omicron 很可怕,因此新闻讲的危言耸听一点,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图表来自 New York Times

  • 随着 Omicron 的肆虐,我们看数据的角度也要变一变了。
  • 新增病例数不应再作为衡量疫情的“主要指标”,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住院人数。因为:1)Omicron 可能带来新增病例数的飞升,而入院率又可能会很低,那么这个新增的飞升无法告诉我们它是否“危险”,但住院人数永远不会说谎(除非医院已经满负荷了) 2)如果我们最终走向全民免疫,最应关注的还是住院人数,因为只有住院人数控制在医疗系统可承受范围内,全民免疫才不会“翻车” 3)新增病例有 bias, 住院数没有。越来越多的轻症或无症状,可能根本不会去测,确诊数某种程度无法体现完整情况,而数据会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比如讲病毒严重性的新闻多了,去测试的人也会多。
从这个图标可以看出,新增确诊和住院数的增减趋势虽然相同,但在疫情高峰时期,测试明显比较多,注意,住院/确诊是总住院人数比当日确诊新增。
  • 此外,如果两剂疫苗对 Omicron 的效果有限的话,目前的接种率(首剂或两剂)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未来我们可能要关注打了第三针甚至第四针的接种率。
  • 确诊新增还是有它的意义,可以“片面地”帮助我们了解病毒传播的速度。不过与其关注当日,不如关注 7 日平均新增确诊数。因为现在很多地方的卫生局报告数字的标准都不统一,有些日子不报告,接下来又多报,那么关注当日新增,还不如关注一个 7 日平均来得准确。
  • 咕噜的美国疫情地图会很快做一次改版,把上面说的数据考虑在内。


3. 我们将走向何方?是群体免疫还是与病毒共存?

  • 我对病毒学了解的太少,许多东西只能靠假设,这个分析可能很不专业。
  •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学术机构的预测模型(仅供参考):

这个是最有名的华盛顿大学 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的模型,这个模型预测 Omicron 这波疫情的顶峰会出现在一月底二月初,达到接近 300 万人/每天,是现在的 2 倍。个人认为这个模型对实际新增(不是检测出的新增)的预估过于激进,一般在检测数字的 3-5 倍,照这么说美国检测出的感染有 5 千多万,实际有 1 亿多甚至有 2 亿,再加上完全接种的接近 2 亿人,应该早就群体免疫了。但我很希望这个模型是准的,原因后面说。

这个是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的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 的模型,它预测的顶峰也是会出现在二月初,每天约 70 万新增(33 万~127 万)。

  • 要群体免疫,接种疫苗的速度+感染的速度必须要跑赢下一个可以突破现有抗体的主流毒株流行的速度。以美国人注射疫苗的速度,我认为很难靠疫苗实现。Omicron 的出现比 Delta 晚了 11 个月,但中间几乎每周都会发现最终没有成为主流毒株的变体。73%的人注射第一剂,美国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20%的人注射第三剂加强针,美国花了大约 4 个月的时间(这可能和第三剂要求 6 个月时间间隔有关);而即便是第三剂,可能也面临 Omicron 的突破(像我前面讲的,具体突破性有多强,我们还要再看一段时间数据)
  • 而无论是群体免疫,还是和病毒共存,都一个大前提,即医疗系统不能垮。从历史数据来看,2021 年 1 月入院顶峰的数字(13.7 万人住院),可能已经接近医疗系统的极限,因为那个时候各州各县已经叫苦不迭了。目前的 7 日均入院人数是 7 万,也就是说最多还有一倍的空间。
  • 那么,有以下几种场景:
  • 1)超高病例(顶峰新增150 万-300 万人)+低入院率(顶峰控制在 13 万以下),这种情况加上新 Booster 快速面世,虽然顶峰的那段时间经济、生活都要重新受影响,但是有机会快速形成群体免疫的。
  • 2)高病例(顶峰新增50 万-100 万人)+低入院率(顶峰控制在 10 万以下),这种情况我们可能还要和病毒共存一段时间,并期待更好的疫苗以及不出现新的厉害的变体,一部分人会继续小心谨慎,一部分会继续躺平,很像 Delta 后的那次疫情高峰。 
  • 3)超高病例+高入院率,或者出现极端的超高病例,医疗系统崩溃。

美国的疫情很有意思,你不希望自己中招,但最快结束的方式,就是在病毒不那么狠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得一遍。


4. 还有一个变量,就是 Long Covid

对于疫情,身边有很多“躺平”和“准备要躺平”的人,说实话,也包括我自己吧。这些人的观点是,反正病毒也不严重,我年轻又没有基础病,早得早超生,可以回归正常生活。随着 Omicron 的“毒性”进一步降低,准备躺平的人一定会增加。但这里面有个变量,就是 Long Covid.

Long Covid 也就是“新冠病毒急性后遗症”,是近期华人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目前还没有特别权威的科学认定,但是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感染新冠是会有后遗症的。这些后遗症里面有些比较麻烦,比如凝血问题、通过嗅神经影响大脑等。

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对 44 名因新冠而离世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在出现症状后长达 230 天的时间里,在包括心脏和大脑在内的身体各个部位,发现了SARS-CoV-2 RNA。这项研究正在接受独立科学家的审查,并准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全球生物安全教授 Raina MacIntyre 表示,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警告,即永远不要对儿童和成人的大规模感染掉以轻心。

“我们还不知道未来几年这些慢性病会造成什么样的负担。我们会在康复患者身上看到早发性心力衰竭或早发性痴呆吗?这些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需要采取预防性的公共卫生措施来减缓病毒的传播”。

NIH 的科学家们认为,肺部系统的感染可能会导致早期的“病毒血症”,在这一阶段中,新冠病毒会存在于全身的血液之中。而这也支持了之前的研究,即病毒直接杀死心肌细胞,康复后的患者会存在认知缺陷。


5. 该如何面对疫情,总结下我的观点

  • 心理上,要做好长期和病毒共存的准备。可能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是为生活向病毒妥协,还是为病毒向生活妥协,注意,这里是“妥协”,不是“完全放弃”。每个人的健康、家庭情况都不同,考虑也不同。
  • 从初步的数据和迹象看,很可能 Omicron 的“毒性”是比较低的,所以没有基础病且打过疫苗的人和家庭,没必要因为害怕疫情而影响最重要的生活,例如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防疫就好。
  • 但由于 Long Covid 可能带来的后续伤害,我不建议“彻底躺平”,现在还没到为全民免疫做贡献的时候。
  • 可以的话,一定要打疫苗,即便是 Omicron 可以突破疫苗,打过疫苗的重症率还是会低很多。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关注的三大数据:1)住院人数 2)Omicron 的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 3)Long Covid 的后续研究。


收藏 (3)
点赞 (6)
脸书分享
微信分享
🎣 fisherman | 🍽 foodie | 🛩 pilot | 🍼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