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生活我们实在负担不起”!调查显示,超过50%的居民欲“逃离”南加橙县

约一个月前
1.9k 次浏览
时事新闻
 

Brittany West 原计划和她的未婚夫及新生儿在橙县扎根并创建生活,这里被称为“理想的育儿之地”。

然而,尽管Brittany West和她的未婚夫本都有稳定的收入,维持生计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尔湾公寓的租金上涨、基本商品的价格飙升,以及9个月大儿子的昂贵托儿费用,迫使他们开始计划离开橙县,搬到更负担得起的萨克拉门托地区。

这是这家人长期以来一直不想要的结果,但他们几乎看不到其他可行的选择。“我们不想离开,这里很美,我们的朋友在这里,我未婚夫的家人在这里。我们在橙县创建了一个社区,”32岁的Brittany West说,“但我们实在负担不起在这里生活费用。”

这对夫妇的故事是南加州地区典型而又熟悉的范例:年轻人努力购买首套房,而即将退休的人则担心他们的钱不够花。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上周五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橙县居民正在积极考虑搬到其他地方。主要原因就是高昂的住房和基本生活必需品成本,包括食品和汽油。

调查发现,总体上超过50%的受访者被认为是“潜在的搬离者”,其中女性、40岁以下的年轻人、非白人居民以及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离开。二十多年来,加州一直在失去居民,他们搬往其他州。然而,在橙县,居民更频繁地在加州内迁移,而不是搬到德克萨斯或亚利桑那等地。

“与一些人想像的相反,我们并没有因为加州有问题而大量流失人口,”领导此次调查的UCI社会生态学院院长Jon Gould表示,“调查告诉我们,一个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可能会因为负担不起的住房问题而席卷整个县。”

生活品质、气候、与家庭的距离以及医疗服务的便利性,都是人们选择留在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但”更负担得起生活“的吸引力依然很强。

根据Apartment List的数据,橙县的租金在2021年跃升了22%,一年后有所回落,并在2023年小幅上涨。今年,价格再次上涨。在尔湾,八月份一居室租金的平均价格超过每月2500美元,比去年上涨不到1%。在Anaheim,一居室的中位租金略低于2000美元,比2023年上涨了1.8%。

自从儿子出生后,Brittany West和她未婚夫租的这套每月3100美元的两居室公寓就显得局促不堪,只能将第二间卧室兼作夫妻俩的家庭办公室和婴儿房。

“他现在9个月大,开始学爬了,”Brittany West说,“我们很快就要挤不下了。”

这对夫妇希望在某个时候再要一个孩子,他们看了自己社区内和橙县其他城市的更大单位,但每月多支付几百美元对他们来说并不现实。Brittany West表示,他们在橙县买房的梦想变得越来越遥远。

而在萨克拉门托地区,他们发现带后院的独立房屋,每月的花费还不到他们现在的费用。

在考虑离开橙县的人中,78%将住房成本列为非常重要的因素,生活成本以76%的比例紧随其后,超过了包括税收、犯罪、交通、就业市场、政治气候和与家人的距离在内的其他生活品质问题。

即使是那些最近搬到橙县的人也表示,住房成本是一个严重问题。在最近受访的新移民中,71%将缺乏负担得起的住房列为最大的问题,超过了交通、无家可归者、地方领导、税收、过度开发和犯罪等问题。

“我们在橙县的住房建设还远远不够,”橙县商业委员会的首席经济顾问Wallace Walrod表示,“这非常困难,我们需要在各个收入水平上建设更多的住房单,包括购房机会、公寓和租赁单位。”

Walrod说,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包括由于入学人数减少而导致的地方学校的州援助减少,随着更多任务人从其他地区通勤,交通拥堵恶化,以及公司留住员工的挑战增加。

州政府一直在推动城市建设更多的住房,立法者要求地方政府允许增加住房开发和密度。然而,短缺问题依然严峻。

2020年,南加州政府协会指示橙县为大约18.3万个额外单元划分区域。许多城市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如此多的新房将更快地使他们的郊区社区城市化。

“橙县是人们想要来的地方,我想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还没有看到整个县采取协调一致的领导行动来解决可能驱使人们离开的问题。”Walrod说。

即使是几十年前在橙县购房的人也感受到了压力。这是对即将退休的居民的一个特别担忧。

66岁的Ronny Shaver在橙县度过了大半生,在Santa Ana接管了他父亲的汽车修理店。但当他开始考虑"慢下来"时,才意识到在橙县以外的地方,他的钱会更值钱。

于是 Shaver和他的妻子卖掉了他们在 Ladera Ranch的公寓,搬到了田纳西州Knoxville以西的一个郊区。尽管他怀念在橙县的社区和阳光明媚的天气,但他确信自己永远不会搬回去。

“现在我们有了一套大四倍的房子,带着一个大院子,而且已经付清了贷款,银行里还有钱,”Shaver说,“这才是难以抗拒的。”

责任编辑:  
来源:   Los Angeles Times
点赞 (0)
脸书分享
微信分享
0条评论